刑事辩护律师来讲讲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现状分析

  在中国的刑事审判中,警察出庭作证的情况并不多见。从证人出庭的情况来看,证人出庭率极低是正常的。根据左卫民教授在西部某市进行的实证研究,2004年19个刑事法院审结的6810件案件中,只有26件案件有证人出庭,证人出庭率为0、38%。刑事辩护律师就来带您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证人出庭率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严重损害了审判的公正性。警察出庭作证就更少见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调查人员通过出具书面证据来取代亲自出庭作证。公、检、法机关之间甚至对调查获得的书面证据有一种默认,警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也不是必须的。显然,这种做法不符合现代审判的要求。

  事实上,在新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设计之前,警察出庭作证已有研究一些其他地方政府立法。例如,2002年,北京丰台一起发展交通肇事案的庭审中,首次有警察出庭作证,此举被誉为“新中国的第一次”。

  2010年5月底,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出台《关于企业加强中国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践活动的法律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决定》,建立完善侦查技术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建设正是此决定的亮点内容之一。但是,这些具体做法仅仅是这样一种新尝试,司法社会实践中提高警察出庭作证的情形主要还是少之又少。

  地方保护立法的尝试,多数只停留在国家规定警察有出庭作证义务,缺乏违反出庭义务的法律制裁,没有强制力的支撑,一项新制度就难以及时得到有效落实。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实施,警察出庭作证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也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警察出庭作证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报纸上。例如,2013年,合肥市庐阳区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法经营期货交易的案件。关于被告是否有向警方自首的情况,两名警官出庭,回答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的问题,以便与案件合作。第二,警方不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而言,新法实施发展至今,警察出庭作证仍然处于不断探索研究阶段,该制度的实效性仍然未正常工作发挥。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不健全

  新刑诉法实施前,警察的证人身份比较模糊,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警察的出庭义务。同时,警察出庭作证的地方立法也缺乏强制性规定。长期以来,警察出庭作证在国内并不多见。

  新法实施后,虽然法律确定了警察证人的身份,规定了证人违反出庭作证义务要负法律责任,但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仍不完善。比如新刑诉法第57条“当庭说明情况”、侦查人员身份、警察证人范围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新刑诉法和司法解释仍缺乏详细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对警察出庭作证作出明确规定,是一大发展进步,对构建刑事证人制度有促进社会作用。但其规定企业仍然可以比较简单,警察出庭作证制度仍需细化,只有通过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诉讼实践活动的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

  (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原则的弊端

  《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法律准确有效地实施。“其中,分工负责,要求公、检、法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各司其职,不得滥用职权或超越权限;相互配合要求三个机关必须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相互制约是指三个机关按照职责分工相互制衡,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加以纠正,完成诉讼任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职责分工是前提和基础。

  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和制约。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分工协作原则是调整我国公、检、法三权关系的指导原则,也是我国侦查、起诉、审判三权配置的基本原则。

  然而,作为一项政策性原则,该原则并不一定完全能反映刑事诉讼发展的客观规律,换言之,配合制约原则在实施上存在着弊端,正是这些弊端阻碍了警察出庭作证。

  在配合制约原则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阻碍警察作证的现象:其一,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没有指挥领导的权力,自然也就不能要求警察搜集有利于控诉的证据,更没有要求警察出庭作证以协助公诉的权力;其二,侦查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往往在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后警察的工作即宣告结束,其对公诉的失败并不承担责任,因此也就没有让警察出庭作证的动力。

  在分工配合制约原则的影响下,我国检警关系表现为检、警地位的平等性和制约的双面性,这就将公安机关抬升至同检察院分庭抗礼的地步,甚至出现公安机关权力过大的情形。

  刑事辩护律师认为,“检警冲突”削弱了司法的独立性、权威性,警察不出庭的现状正是该冲突的结果之一,以致我国的侦查机关在实践中有这样的一种评价:既不是公诉机关的助手,也不是法庭的仆人。所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制定虽然具备某些合理性,但在实践上出现的弊端却阻碍了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发展。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相关推荐

  • 车辆没有过户发生了交通事故谁来承担?交通事故律师来回答

      车辆没有过户发生了交通事故义务谁来负担,当事人之间曾经以生意等体式格局让渡并托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挂号,产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义务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逼迫保险义务限额范围内予以补偿,缺乏部分由受让人负担补偿义务的规定,分期付款购置的车辆还没有过户产生。交通事故律师就来告诉您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属于车辆一方义务的,应该先由...

    2023年 2月 4日
  • 酒后驾车的处罚是什么?交通事故律师来讲讲

      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不以第三者事故社会责任的程度没有区别承担,但交强险的赔偿不以第三者事故管理责任的主要、次要、不负刑事责任而区别承担。根据《交通安全事故认定书》确定的当事人,通知其参加诉讼是必要的,也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精神。交通事故律师带您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哪怕其他国家当事人自己现在我国尚未提起行政诉讼,但根据市场公平发展原则,对于在同一事故中受到...

    2023年 2月 4日
  • 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划分?交通事故律师告诉您

      被盗车辆产生交通事故义务怎样划分,针对这个题目上面就有请珠海交通事故补偿律师来先容,汽车被盗,在生存中常常产生犯法份子明目张胆地盗走他人车辆,有的直接进行二手转卖,获取不义之财,有的经过改装直接变为己有,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他们就会弃车而去,那如果车辆被盗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应当由谁承担呢?交通事故律师就来告诉您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处理。   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

    2023年 2月 4日
  • 认定为交通肇事的情形有哪些?交通事故律师来回答

      交通肇事罪普通是处三年以上十年如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无非也有非凡的情形,也便是处三年以上七年如下有期徒刑。交通事故律师想和您聊聊相关的情况。   一、认定为交通肇事的情形   1、明知产生交通肇事,交通肇事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肇事当事人觉得本人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肇事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怀疑,报案后...

    2023年 2月 4日
  • 如何聘请交通事故律师?交通事故赔偿律师来教您

      根据司法管辖区的不同,乱穿马路是违规或轻罪。警察通过发出传票来执行乱穿马路的法律。违反乱穿马路法的处罚通常包括类似于停车罚单的罚款。在许多司法管辖区,罚款会随着重复乱穿马路的罪行而增加。交通事故赔偿律师将为您讲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   如果乱穿马路事件将他人置于危险之中,乱穿马路的人还可能被指控犯有其他罪行,例如鲁莽危害他人。如果乱穿马路者扰乱交通,他...

    2023年 2月 4日
  • 如何确定保险公司是否已向被保险人索赔交通强制保险赔偿?交通事故律师告诉您

      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关于审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相关法律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解释(2020年修正)第十六条因依法不属于强制交通保险责任范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应当在强制交通保险人民法院责任范围内支持被保险人的赔偿请求。交通事故律师就来带您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   1、如何承担没有强制保险的机动车之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的赔偿责任 ...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