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有既遂也有未遂如何量刑

法律咨询解答

毒品犯罪既有既遂又有未遂是按照毒品的数量给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三百四十七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寻衅滋事一人轻伤如何量刑

    律师解答寻衅滋事的案件中导致一人轻伤构成犯罪的,相应的量刑规定为:如果行为人有法定的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纠集他人多次实施法定的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则应当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而法律中规定的寻衅滋事行为包括:1、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公私财物是指国家、集体的…

    2023年 2月 19日
  • 醉驾撞到人撞成重伤怎么处罚

    律师解答醉驾撞到人撞成重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2023年 2月 19日
  • 运输毒品多少克判死刑

    律师解答运输毒品多少克判死刑需根据毒品的种类和毒性决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运输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应当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运输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

    2023年 6月 21日
  • 对方支付宝有诈骗的应当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对方支付宝有诈骗,如果不是即时到账,可以申请退款;如果是即时到账,应当立即报警。后续遇到要求支付宝打款或者转账交易的,一定要先核实对方的身份,确定是否安全,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也不要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以避免财物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

    2023年 2月 19日
  • 哪部法律规定了非法集资

    律师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2023年 5月 1日
  • 网络诈骗两万一会立案吗

    律师解答网络诈骗两万一会立案。被诈骗后受害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破案,最大限度的追回损失。诈骗两万一已经构成诈骗罪,符合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情形,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