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无劳动能力如何赔偿,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工伤后无劳动能力如何赔偿,相关法律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伤后无劳动能力如何赔偿

发生工伤事故造成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可以依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月支付伤残津贴等赔偿。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除了获得医疗费、护理费等赔偿外。

治疗结束后,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可以依据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月支付伤残津贴等赔偿。

相关内容: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九级有赔偿吗

一、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九级有赔偿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九级是有赔偿的,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是什么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3、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以上知识就是对“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九级有赔偿吗

”问题进行的解答,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九级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赔偿,具体为获得9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辞职后,还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帮助,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4

相关推荐

  • 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是

    律师解答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

    2023年 7月 10日
  • 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怎么办

    律师解答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应当积极配合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核实,等待工伤认定结果作出。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

    2023年 6月 21日
  • 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吗? 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有赔偿,未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 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们申请工伤认定。住院治疗所需医…

    2023年 2月 19日
  • 一般工伤员工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一般工伤员工怎,按以下流程处理:送往医疗机构治疗;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料分别向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申请工伤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

    2023年 6月 21日
  • 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合法。劳动者在工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擅自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即用人单位的做法应属于违法解除。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2023年 2月 19日
  • 食指中指各断了二节几级工伤

    律师解答食指中指各断了二节算7级工伤。7级工伤定级原则:存在一般医疗依赖,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无生活自理障碍。7级工伤情形: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问关节离断;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丧失;其他。 法律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4.1.1依据工伤致残者于评定伤残等级…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