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案刑事诉讼有时间期限吗,追诉期限的计算

关于杀人案刑事诉讼有时间期限吗,追诉期限的计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杀人案刑事诉讼有时间期限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追诉期限的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关于追诉时效,还需要关注的便是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的问题。

所谓追诉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限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一旦消失,时效重新开始计算的制度。

所谓追诉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为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致使追诉时效暂时停止执行。

导致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定事由有两种:

一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一般在确定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的时候,往往要结合涉嫌罪名的法定最高刑才行。

而原则上最长的追诉时效是20年,不过即使是在20年之后,认为仍有追诉必要的话,也是可以报经最高检批准继续追诉。

相关内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4

相关推荐

  • 申请债权保护什么意思

    法律咨询解答 申请债权保护是指不管债务人是否有偿付能力,当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债务人要提出一个破产重组方案,就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减损某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作出安排。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

    2023年 2月 19日
  • 员工职务外实施盗窃是否开除

    法律咨询解答 员工犯盗窃罪是否开除,是公司的权利。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

    2023年 2月 19日
  • 试用期的合同算劳务合同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算。试用期的合同属于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借款合同的诉讼期怎么算

    法律咨询解答 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为三年。借贷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借款到期后,债务人没有返还借款,债权人明知债权已到期而债务人未能偿还欠款、权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即明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年内不主张,即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如果在追讨借款的过程中,债务人又重新承诺了履行期限的,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该借款的诉讼时效从新的…

    2023年 2月 20日
  • 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是多久?

    关于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是多久?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是多久? 刑事拘留最长时间是不超过三十七天。刑事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若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需…

    2023年 2月 20日
  • 在公安机关的口供可以推翻吗

    律师解答在公安机关的口供可以推翻,法律规定如果是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五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