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关于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量刑具体细分成哪些标准

1、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两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4、犯上述罪行,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应综合全案各种情况,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进行的毒品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受刑罚处罚较轻,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比较小,那么包庇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在实践中要注意正确区分本罪与知情不举行为的界限。“知情不举”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分子,而不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也没有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对犯罪分子也不提供积极帮助,表现为消极不作为,这种消极不作为,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规定知情不举罪,因此不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应综合全案各种情况,确定是否应当定罪量刑。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进行的毒品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受刑罚处罚较轻,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比较小,那么包庇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

相关内容:如何正确认定制造毒品罪?

毒品一直以来是深受中华人民的鄙弃的,它在200年前摧残着国人的身体和意志,使得我们国家的国力大不如前,在社会建设的今天,我们还是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制造毒品罪?详情请看下文。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刑法第347条),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司法实务中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分装毒品的行为如何定性

所谓分装毒品,是指将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毒品进行分割、并装入一定的容器。一般而言,人们不认为分装毒品是一种制造行为,只有少数学者主张将分装毒品的行为也包括在制造毒品之中。本人认为,对分装毒品的行为应区别对待:

1、在制造过程中,把制成的毒品装入容器中的行为。此种情况下的分装行为显然属于制造毒品行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

第二种情况,即脱离了实质性生产过程的分装行为。此种行为不能使毒品从无到有的产生,也不能提升毒品的效用从而增加毒品本身的危害性,将这种分装毒品行为作为制造毒品罪处理可能会扩大打击范围、罪及无辜。若照此,行为人为吸食方便,将购买的毒品分装成小包装,岂不构成制造毒品罪?这显然违背了我国现行刑法不处罚吸毒行为的立法初衷。

(二)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毒品进行混合如何定性

毒品混合是指把不同的毒品进行物理混合。化学混合不属于此处探讨的问题,因为化学混合后产生一种新型毒品,是典型的毒品制造行为。

毒品混合是否属于制造毒品行为的关键在于,这种混合行为是否会导致毒品效用性的提升。毒品的效用性针对两方面而言:一是对社会的抽象的效用性,即毒品对社会这一抽象实体的毒害程度,它是一种客观的标准,也是衡量毒品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基本标准。二是对特定人的具体的效用性,即毒品对某些人的特殊毒害程度,它是一种主观的标准,也是衡量毒品社会危害性的辅助标准。在判断毒品效用性是否提升时应将这两方面的标准结合起来考虑:若混合后的相同数量的毒品比混合前的任何一种同量毒品的毒性更高,则毫无疑问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若混合后的相同数量的毒品并不比混合前的任何一种同量毒品的毒性高,但是对特定吸毒者而言,确实能产生比混合前任何一种毒品更大的毒性,也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除此以外的普通混合行为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三)在毒品中掺入杂质的行为如何来定性

在毒品中掺入杂质是指在毒品中掺入非毒品的其他物质。判断此种行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首先也是要看掺入的杂质能否提升已有毒品的效用性,如果掺入的杂质能够提升毒品的效用性,包括对社会毒害性的加大和对某些人毒害性的加大,则无疑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应按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若掺入的杂质未能提升毒品的效用性,即不论对社会整体还是对特定人而言,掺入杂质的毒品与未掺入杂质的毒品相比较,并未加大其毒害性,对于这种行为不应认定为是制造毒品的行为。

(四)对毒品进行稀释的行为如何来定性

毒品一般是高纯度的,毒贩在贩卖毒品时可能先将毒品用溶剂稀释,吸毒者在吸食毒品时也可能对其进行稀释,否则就会造成吸食者死亡或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稀释毒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也不能一概而论,也应该区别对待:

1、如果是在制造毒品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吸食者吸食,在生产过程中就把毒品稀释成低纯度的配剂,这种稀释行为便属于制造毒品行为的一个环节,因而构成制造毒品罪。

2、如果使用可使毒品效用性升高的溶剂稀释,也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3、如果稀释后的毒品具有新的社会认知度,同样构成制造毒品罪。

4.除以上情形外的稀释毒品行为则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在认定制造毒品罪时往往会遇到上述情况,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你很好地认定制造毒品罪。毒品不仅会摧残我们的身体,还会降低我们的意志,提醒大家,远离毒品、远离伤害。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30

相关推荐

  • 判了八个月能缓刑吗

    律师解答判了八个月若是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不满足条件的,不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

    2023年 6月 21日
  • 派出所抓到吸毒的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派出所抓到吸毒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向他人提供毒品的;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也会受到前述处罚。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 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

    2023年 7月 10日
  • 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如何争取缓刑

    律师解答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

    2023年 2月 19日
  • 租赁合同甲方代签的有效吗

    律师解答租赁合同甲方代签的,是由有代理权的主体代签或者没有代理权代签被追认的,有效。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

    2023年 6月 30日
  • 举动犯和行为犯有什么不同

    律师解答行为犯和举动犯的不同有:概念不同:前者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后者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实行犯罪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行为的时间性不同:前者有一个实行过程,犯罪人的行为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而后者强调的是短暂的、即时的行为,无未遂存在的时间与空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

    2023年 2月 19日
  • 经济诈骗的钱还能追回来吗

    律师解答经济诈骗的钱能追回来。执法机关抓捕犯罪分子之后,会责令其返还诈骗财物,若犯罪分子无力偿还,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