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失火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关于一般失火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一般失火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导致死亡3人以上;

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

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

二、失火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客体要件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仅有失火行为,未引起危害后果;

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

最后,上述严重后果必须是失火行为所引起,即同失火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从事某种业务身份的人员,在执行职务中或从事业务过程中过失引起火灾,不构成失火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

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

涉及到失火的犯罪事实,是需要根据失业的原因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的,司法机关应当根据失火现场的相关情况来进行调查取证,如果是属于犯罪分子故意纵火的行为,那么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是更为严重的,相关判决也就越严重。

以上是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如需帮助,欢迎上优律师网咨询。

相关内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7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7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包括: 一、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二、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以下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

    2023年 2月 20日
  • 过失犯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

    关于过失犯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过失犯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 1、过失犯罪不存在共同犯罪。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 不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

    2023年 2月 19日
  • 上诉状必须本人签字吗

    律师解答上诉状不是必须由本人签字,上诉人可以委托他人签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

    2023年 2月 19日
  • 自己不知道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律师解答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离开现场的,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行为的客观方面属于法定情形;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限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023年 6月 30日
  •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肇事逃逸

    法律咨询解答 证明自己不是肇事逃逸如下:1.虽然离开现场,但证实其主观上无逃逸的故意的行为;2.虽然驶离现场,但离开是为了设法报警的行为;3.虽在离开现场途中,但主观故意动机尚不明确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

    2023年 2月 19日
  • 诽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解答 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诽谤罪的立案标准:(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相关法律规定…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