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关于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越国(边)境罪的客体要件是我国出入国(边)境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是行为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非法出入国(边)境的行为;

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二条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为参加恐怖活动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越国(边)境罪和叛逃罪的区别有哪些

1、犯罪主体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

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

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相关内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6

相关推荐

  • 人格权是独立成编的吗

    法律咨询解答 人格权已经独立成编,人格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在起草过程中没有争议,人格权应当在民法典中规定,没有争议。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 相关法律规定 《民典法》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2023年 2月 19日
  • 简述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界限

    律师解答犯罪主体不同。行贿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则既可以由自然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犯罪对象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中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为谋取…

    2023年 2月 19日
  •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是否包括借款合同

    法律咨询解答 包括,只要是合同都包括。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

    2023年 2月 19日
  • 帮助恐怖活动罪构成要素?

    法律咨询解答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行为对象可以是本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以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恐怖活动为目的的犯罪组织。近年来,受西方暴力、凶杀影片和封建行帮、江湖义气思潮的影响,恐怖犯罪活动在我国有所抬头。一些犯罪分子拉帮给伙、歃血为盟,称霸一方,制造杀人、爆炸、绑架事件,便当地人…

    2023年 2月 20日
  • 平等原则是什么意思

    法律咨询解答 相关法律的平等原则: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4、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条

    2023年 2月 20日
  • 怎么样算信用卡诈骗罪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以下几个要件就算信用卡诈骗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2.主观方面是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客体为复杂客体,即信用卡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