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待岗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有哪些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员工待岗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有哪些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员工待岗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员工待岗属于劳动争议。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才可以对富余人员进行待岗安置。待岗制度针对的是岗位本身,设立待岗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使生产经营暂时发生困难的企业通过合理安排岗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尽快使企业度过难关,实际上这是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进行的一种帮助和救济措施。企业自主根据员工具体情况安排员工待岗,是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对员工进行安置的一种权宜之计,并非用人单位处分劳动者的形式。

二、劳动争议有哪些

劳动争议是事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八)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而发生的纠纷。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员工待岗是属于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有自己特殊的处理方式,即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一方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不服的,再向法院提出诉讼。

相关内容:劳动争议能否判连带责任,劳动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

一、劳动争议能否判连带责任

发生劳动争议,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具体如下:

1、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劳动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首先需要当事人进行协商,如果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知识就是对“劳动争议能否判连带责任”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果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或者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可以判决发包的组织或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存在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帮助,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4

相关推荐

  • 银行卡没激活网银工资能打进来吗

    律师解答银行卡没激活网银工资能打进来,但不能取款或者使用其他金融功能。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劳动者可以本人携带身份证去工资卡合作银行任一激活并且修改密码。即使劳动者未激活工资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拖欠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

    2023年 6月 30日
  • 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与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

    2023年 6月 21日
  • 劳动者解除合同提前多少天

    律师解答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预告解除的,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期满解除劳动合同。通过协商解除或者依法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023年 5月 2日
  •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劳动仲裁不予受理范围有哪些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劳动仲裁不予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如下: 1、申请人不具备主体资格; 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和利害关系人; 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2023年 2月 19日
  • 工伤赔偿出现纠纷该如何处理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工伤赔偿出现纠纷该如何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工伤赔偿出现纠纷该如何处理 1、协商赔偿:工伤赔偿纠纷发生后,可与使用者协商赔偿。 2、申请调解:如果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赔偿事宜,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

    2023年 2月 20日
  • 辞退赔偿金用交税吗

    法律咨询解答 要看金额是否超出,超出的部分就要交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文件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