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关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需要的犯罪构成如下: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这与侵犯著作权罪侵犯的客体是相同的。两者所不同之处在于,本罪的侵权具有间接性,即对他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侵犯是由非法复制、出版或者其他制作行为直接造成的,行为人的销售行为只不过是前述直接侵权行为的延续,或者说是对直接侵权行为的一种帮助。也正因如此,其危害性比侵犯著作权罪相对要小些。本罪的对象是侵权复制品。所谓侵犯复制品,依本条的规定,主要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复制发行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擅自出版的他人享有出版权的图书、末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销售是本罪客观行为的具体内容,销售仅指将侵权复制品向消费者出卖,非销售营利行为不能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如果行为人不是销售而是赠与、出借或收买自用等,均不符合本罪行为特征。应该注意的是,对这里的“销售”之理解不应过于狭窄,如仅限于“出卖”的行为,对于出于营利目的把侵权复制品大量出租的也应视为一种“销售”行为,以防止犯罪分子以此逃避罪责。行为人销售侵权复制品还必须是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才能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精神,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违法所得数额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不能构成本罪。侵权复制品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中“销售”的物品,它是在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等合法权利的情况下复制、出版和制作的,对于销售为《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的作品,如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而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否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否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违法所得数额。如果仅为销售少量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不大的,不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可给予行政处罚。

(2)合法复制品的性质转化,复制品的合法性一般是有一定条件的,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围,合法复制品的性质发生转化,已不具有合法性,如依照《著作权法》,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泽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合法的,但这些作品只能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如果出版发行,则是非法的,因此超出合理使用范围销售有关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应按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罚。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20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本罪主体应该是指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如果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自己实施销售行为的,构成侵权著作权罪而非本罪。当然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人也可能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人共同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而非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目的。这就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而仍进行销售的才能构成本罪。“明知”包括“明知必然是”和“明知可能是”两种情况,只要行为人有其中之一情形的,就可认为其属于“明知”,不能把“明知”局限于“确知”,以免放纵犯罪分子。对于“明知”的认定,不能仅凭行为人的口供,而应根据全案情况尤其是侵权复制品的来源渠道、行为人进货与销售的价格等客观事实来综合分析判断。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并不知道属于侵权复制品而予以销售的,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二十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二、本罪与侵犯著作权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只能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一般是制作者,有时可能是与制作者通谋的发行者或销售者。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则可以是复制发行或出版,也可以是制作、出售,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犯罪。

在实践中,行为人如果实施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构成犯罪,又销售其制作的侵权复制品而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后一行为属于刑法理论上的不可罚之事后行为,对其只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而不能再定一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而实行数罪并罚;

如果行为人销售的侵权复制品并非其本人制作的侵权复制品,其两个行为又符合构成犯罪的数额或情节要求的,则应对其定两个罪实行数罪并罚;

如果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人事先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人通谋的,对其应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这属于共同犯罪问题。

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我国法律中规定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对象是侵权复制品、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具体的规定如上。

欢迎进行优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

相关内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3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3

相关推荐

  • 小区内把车碰了跑了算逃逸吗

    律师解答在小区内把车碰了跑了,算逃逸。判断是否构成逃逸的要素如下:1、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2、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3、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

    2023年 2月 19日
  • 著作权算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自己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创作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民事权利。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因作品类别不同,其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主体;集体作品的著作权主体;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主体;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客体即作品,是指文学、艺术…

    2023年 2月 20日
  • 债主和担保人窜通伪造借条怎么样处理

    律师解答债主和担保人窜通伪造借条让债务人偿还该借条中写明的借款的,债务人可以拒绝偿还,因为该借条是无效的。如果伪造的行为人甚至以该借条为由起诉债务人要求偿还的,债务人就可以提供证明说明该借条是伪造的,行为人一般会涉嫌虚假诉讼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4年 1月 15日
  • 不起诉政审能过吗

    律师解答不起诉的,政审有可能不能过。如果行为人构成犯罪,但因为某些原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检察院不会起诉,但行为人仍然会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会影响当事人及其子女的政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

    2023年 2月 19日
  • 商标跟版权有区别吗

    法律咨询解答 有区别。版权在法律上称为“著作权”。商标和著作权都是知识产权的中的一部分;著作权是自创作之日起就自动取得的,登记著作权是作为一种备案手段以便证明。商标须注册后才具有专用权,别人不得使用与你商标在法律意义上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著作权的有效期是终身+死后50年。商标专用权期限是10年,当然可以通过续展来延长商标的专用权。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

    2023年 2月 20日
  • 被熟人诈骗了怎么办

    律师解答被熟人诈骗了,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处理。如果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如果行为人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