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拖欠农民工工资最快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向当地劳动局投诉;

经劳动局通知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的可以报警,控告老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申请劳动仲裁步骤是怎样的?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具体如下:

1、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

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综合上面所说的,拖欠工资的行为是会让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损失,只要用人单位单位不支付就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举报,或者是收集相关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仍不支付,那么是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的责任,这样才能保障到劳动者的权益。

相关内容:员工损害公司利益是否构成犯罪

一、员工损害公司利益是否构成犯罪

民法典规定,员工损害公司利益会不会构成犯罪,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故意损毁公司财物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如果是过失造成的,不构成犯罪,但要承担赔偿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六条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损害公司利益包括哪些

1、法定代表人利用职务便利占用公司资产。

有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公司股东的法定代表人。

在经营过程中,该法定代表人利用同时控制两家公司的职务便利,将公司对外应收款项解入股东账户名下。

为此,公司以该法定代表人占用公司款项、损害公司利益为由提起诉讼。

2、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成立同业竞争公司。

部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注册成立与其任职公司形成同业竞争的新公司,并利用其掌握公司印章等职务便利,将任职公司作为新公司的股东之一予以登记,以便利用任职公司商誉等开展业务。

任职公司遂以高管侵害公司权益并违反竞业禁止规定为由提起诉讼。

3、公司固定资产出资不明致其出售所得归属产生争议。

部分公司董事擅自将公司出售固定资产所得作为应收款归还公司股东。

公司认为固定资产系股东的出资,出售所得款项应属公司所有,公司董事的行为属于挪用公司财产;

该公司董事则认为股东并未以固定资产进行出资,只是借给公司使用,因此出售所得属于股东财产。

4、公司股东之间达成保证固定回报协议被诉侵害公司财产。

在公司只有两名股东的情况下,一名股东承诺放弃公司经营权,以此换取另一名全权负责公司经营的股东以公司财产每年向其支付固定的收益回报。

之后,该公司股权全部转让,新股东认为上述协议属于保证固定回报型保底条款,依法应属无效,故起诉要求原股东返还公司财产。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工损害公司利益是否构成犯罪,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是故意造成的,有可能构成犯罪,如果是过失造成的,不构成犯罪,但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1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16

相关推荐

  • 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是否有效

    律师解答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是有效的,但是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若是股东提起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

    2023年 2月 19日
  • 2023年劳动法对上班时间规定

    法律咨询解答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

    2023年 2月 20日
  • 无效的劳动合同有哪些常见情况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无效的劳动合同有哪些常见情况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无效的劳动合同有哪些常见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欺诈:首先虚构一个事实,对方依据这是事实…

    2023年 2月 19日
  • 员工能否以企业未缴纳社保费而解除劳动合同

    律师解答公司不缴纳社保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

    2023年 6月 30日
  •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流程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方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则可以依法去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023年 2月 19日
  • 被辞退需要办离职手续吗

    法律咨询解答 被公司辞退,应当办理工作交接、结算工资和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等离职手续。《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