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关于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如1996年公安部《公安系统普通密码、密码机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公安系统使用的普通密码、,密码机均由公安部办公厅机要处统一订购、配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机要部门负责所辖范围内密码、密码机的申购、配发和安装。不得擅自购买、使用未经审查批准或从国外进口的密码机。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扰乱了国家对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非法间谍专用器材流入社会,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侵害商业秘密同时将会给国家安全利益造成损失,尤其是秘密联络、截密电子设备等流入社会将给社会秩序和国家全利益构成严重的威胁。根据本条的规定,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予以特别管理的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等专用器材是用来秘密侦听、拍摄侦查对象的言语、行动的工具,其余如空发式收发报机、密码本、密写工具、电子监听、截收器材等是用来进行秘密联络、破译密码、截密的工具。包括:

(1)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2)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3)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4)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侦查、保卫工作的专用工具,其生产、销售均由国家安全部门严格控制。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在法律上属于一般禁止的事项,因此除非已有国家安全部门明确的指定、批准,原则上均属于非法生产、销售。实践中对于涉嫌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人必须提供其生产、销售行为已经国家安全部门指定、批准的证据,不能证明其行为为合法的,应当认定其为非法生产、销售。值得注意的是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否属于非法行为的证据规则不同于一般案件,这是因为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除经专门特许外,均为非法,即国家一般性地禁止。而国家安全部门指定、特许专用间谍器材生产、销售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管理的,其指定、特许行为一般是不对外公布的,所以,行为人不能提供国家安全部门指定、批准的证据,本身就说明其行为是非法的;

同样,即便经过指定、批准的,如果其行为超出指定、批准范围,超出部分仍应认定为非法,\"非法生产\"是指未经批准,运用各种手段加工、制作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实践中常用的手段有自行设计加工,如设计加工窃听装置;

自行编制,如编制一次性密码本;

组装,如购买电子元器件组装窃听装置;

改装,如把一般民用电子设备改装成电子截听设备等,不论行为人采取何种手段,只要从无到有地制造出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或者把普通民用设备经过改造变为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就构成非法生产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只要行为人生产的产品属于国家安全部确认的专用间谍器材,即使其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合法生产的专用间谍器材,也不影响本罪的成立。\"非法销售\"是指未经批准擅自经营专用间谍器材或者向没有法定使用许可手续的单位或个人出售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为了出售而走私、购买专用间谍器材的,以\"非法销售\"论。但如果走私专用间谍器材达到走私罪标准的(偷逃应缴税额在50000元以上),应作为牵连犯比较两罪分别可能判处的刑罚,从一重处断。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否必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则不必过于苛刻,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认定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二)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三)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四)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专用间谍器材的确认,由国家安全部负责。

对此问题的回答如上,在我国《刑法》中规定了,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是违反刑法法律规定,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构成此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如上。

欢迎进行优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

相关内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0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06

相关推荐

  •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构成要件是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8条规定,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因此,向国家安全机关如实提供…

    2023年 2月 20日
  • 工程环保要注意哪些方面?

    律师解答工程环保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法律依据 《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第六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小产权房能转大产权吗

    法律咨询解答 目前小产权还无法变成大产权。只有通过国家行为。将集体土地转成国有土地,才有可能变大产权。界定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的主要标准是看房产所占土地的来源。如果是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划拨或者转让的,属于大产权。这类房产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向国家缴纳了相应的土地使用费用,个人在购买后,受到国家的认可,可以出售、抵押。 发展商拥有的的产权叫大产权,购房人拥有的产权叫小…

    2023年 2月 20日
  • 经济纠纷经济犯罪区别

    律师解答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区别是:1.经济纠纷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因人身和财产权益发生的权利冲突,属于民事纠纷,其不承担刑事责任。2.经济犯罪是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实施破坏国家经济管理的活动导致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属于刑事案件,应当给予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2023年 4月 29日
  • 独生女出嫁了父母土地可以给哪些人

    律师解答独生女出嫁了父母土地不可以给个人,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组织,个人进具有使用权,不具有独立产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

    2023年 2月 19日
  • 社保有哪些用处

    法律咨询解答 社保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所以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相关法律规定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