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案立案地域管辖标准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关于诈骗案立案地域管辖标准最新规定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诈骗案立案地域管辖标准最新规定是怎样的?

诈骗案件的立案部门是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诈骗案件的数额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案件立案后公安机关需查明哪些事实?

(一)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二)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三)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实施;

(四)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五)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六)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七)犯罪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八)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四、诈骗案件立案后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有哪些?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认定的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虽然诈骗案立案地域管辖标准是犯罪地的公安机关,可是公安机关立案是有法定标准的,如果受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时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的证明材料,没有证据证明存在诈骗行为或诈骗数额低于3000元的,公安机关不会立为刑事案件侦查。

相关内容:合同诈骗罪立案金额

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那么怎么样去认定是否为合同诈骗呢?到底合同诈骗立案金额是多少呢?

合同诈骗罪立案金额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八)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九)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4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犯罪数额4万元,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个人合同诈骗,数额10万元,并具有上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二)个人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6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单位犯罪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单位合同诈骗,数额5万元以上不满8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金刑;8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拘役刑;10万元,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3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单位合同诈骗,数额200万元的,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相关推荐

  • 法院取保要多久

    律师解答法院决定取保的时间为收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根据法律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在收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申请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1.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人民法院予以受理并审查,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人...

    2023年 2月 19日
  • 刑事拘留会有案底吗

    律师解答刑事拘留不一定会有案底。刑事拘留不属于刑事处罚,只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案底是指犯罪分子的犯罪记录,受到过刑事处罚的人才会留下案底。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经侦查,认为犯罪证据确凿,提请审查批捕,再经过检察院的起诉和法院的审理之后,行为人被认定构成犯罪,并被判处刑罚,会留下案底。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进行侦查之后,发现证据不足,应释...

    2023年 2月 19日
  • 非吸案哪些人不批捕

    关于非吸案哪些人不批捕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1: 不一定批准逮捕,可以取保候审,具体看案件情况。 2: 如果公安局已经申请批准逮捕,一般的情况下不超过10天就有结果。 3: 如果检察院不批捕公安局就会放人的。 4: 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和律师就可以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了。 5: 取保候审的条...

    2023年 2月 19日
  • 监视居住条件

    律师解答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条件是:1.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2.犯罪嫌疑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期;3.犯罪嫌疑人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办理案件的需要适宜采取监视居住措施;5.因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实...

    2023年 2月 19日
  • 有案底办社保会发现吗

    律师解答有案底办社保不会发现,只有有权机关才能查询。一般的行政机关也是查询不了的。有案底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可以隐瞒。安迪会伴随终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条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

    2023年 7月 10日
  • 哪些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

    律师解答以下违反监视居住规定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审查起诉的;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干扰证人作证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审查起诉工作正常进行的;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严重后果,或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的;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造成严重后果,或两次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的;经...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