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的情形是怎样的

关于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的情形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的情形是怎样的

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的情形如下:

1、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

2、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3、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期间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

羁押在拘留所的人,可以会见家人。根据《拘留所条例》相关规定,被拘留人有会见、通信权利,因此家人可以探视,只要向拘留所提交申请即可。羁押在看守所的人,不得会见家人,可以会见律师。《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即公安机关侦查期间,其家人不可以与其见面。只有辩护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律师在会见完嫌疑人之后,一般会梳理案情,查阅相关的法律文件和类似案例,与司法机关沟通,在有需要的情形下,律师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如果是未成年人涉嫌较大的刑事犯罪,其家人可以随时探视,并且在整个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询问过程中,其监护人可以在场。

二、面对超期羁押,应该怎么申诉?

如果司法机关在羁押期限届满后仍不放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如果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如果是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的,当事人可以向检察院申诉。如果是检察机关超期羁押的,可以向人民监督员申诉,如果是法院超期审判,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诉,并均可向上一级公、检、法或人大监督机关申诉。

当收到亲友的羁押消息后,最重要的是了解他所羁押的场所,这样有利于考虑处理方案,由于拘留人员涉案较轻,拘留时间较短,只需给当事人送去一些衣物和金钱即可;关押在看守所的,则需要尽快与专业的刑事辩护律师联系,因为当事人已涉嫌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将关乎公民的生命和自由。

相关内容:有关超期羁押的法律规定

超期羁押是一种违法行为,对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益造成了损害。要是确认真司法工作人员真的属于超期羁押的话,除了要对被羁押的人进行国家赔偿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承担责任。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有关超期羁押的法律规定。

有关超期羁押的法律规定

所谓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采取强制羁押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称之超期羁押。拘留羁押期限在公安机关最长37天;被捕最长的羁押期限7个月,两者合并一般最长羁押期限即8个月零7天。是否超期羁押要分阶段。一般情况下,在拘留期间羁押,最长期限37天,拘留37天了还没有被检察机关批捕,就得释放,否则就叫超期羁押;如果检察机关批捕后,加上拘留的37天即8个月零7天,检察机关还没有起诉,就得释放,否则叫超期羁押;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一般是两个半月宣判,超过两个半月法定办案期限,还没有结案的,构成超期羁押。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如果你们有案件属于超期羁押,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行使权利,以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阅读:刑事案件侦查羁押期限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是指从逮捕开始计算,一般羁押期限是自逮捕后2个月内。考虑到特殊刑事案件的需要,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羁押期限作了灵活的规定。具体有:

1.《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

2.《刑事诉讼法》第157条规定,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3.《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156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即下列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可以达到5个月: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4.《刑事诉讼法》第159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158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即这类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最长可达到7个月。

对于司法工作人员超期羁押的情况,要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发现了,那么可以申请相关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同时,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自己合法权利,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优律师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0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00

相关推荐

  • 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最长期限

    律师解答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最长期限是二十年,当事人每次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所约定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续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所约定期限自续订之日起同样不得超过二十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零五条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

    2023年 2月 19日
  • 办理了取保候审一般判几年

    关于办理了取保候审一般判几年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办理了取保候审一般判几年 取保候审与判刑无直接联系。取保候审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缓刑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常针对的是不严重的刑事犯罪;而判刑则适用于《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规则,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

    2023年 2月 19日
  • 取保候审可以出去旅游吗

    律师解答取保候审不可以出去旅游。根据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要去旅游需要经公安机关批准,但无正当事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

    2023年 7月 10日
  • 传唤程序需要注意的详细问题有哪些?

    关于传唤程序需要注意的详细问题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不经传唤而进行拘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刑诉法第92条: “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所在市、县外则不行)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传唤、拘…

    2023年 2月 19日
  • 递交取保候审多久

    律师解答递交取保候审只要在法院作出判决前即可。公安机关、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递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大概需要3个工作日。需要办理取保候审的,首先要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书面的取保候审申请。然后由相应的机关进行受理,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公安机关,自侦案件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受理机关为检察院;审判阶段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有权…

    2023年 2月 19日
  • 失业保险的领取期限

    律师解答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根据其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确定: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六条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