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婚姻家事专业问题建议咨询优律师婚姻律师。

一、离婚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有哪些

1、被要求支付赔偿的一方确实存在《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违法行为。

2、有损害事实的发生。过错方因实施了法定的违法行为而导致婚姻破裂从而离婚,基于此,无过错方受到的财产或非财产损害,具体包括:财产损害、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应具有因果联系。

4、实施违法行为一方必须在主观上存在过错。实施违法行为一方必须在主观上的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违法行为必然或可能损害配偶的合法权益,并且导致婚姻破裂,而主观上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时效是多久

由于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以离婚为前提,所以即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已经知道对方存在《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的情形:“(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也不能以此计算诉讼时效,为尽量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尊重当事人对婚姻家庭的选择,同时最大限度保障无过错方的权益,以离婚之日作为起算点较为合适。

但实践中也存在比如离婚之后才发现对方与他人同居的事实,则不以离婚之日,而以无过错方知道其权利受损害之日起算,能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该权利的行使原则上也应受20年最长时效的限制,当然,有特殊情况的,根据当事人申请,法院也可以决定予以延长。

无过错方在提起离婚诉讼时,可以一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要求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无过错方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同样不予受理。

离婚诉讼一般多久才会做出判决

一、离婚诉讼一般多久才会做出判决

一般的离婚起诉案件在一审阶段,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话,那么总共所需的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月。

如果案情复杂,则适用普通程序,期限一般都不超过六个月。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将时间延长的,需要经过起诉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将时间延长六个月,如果还需要将时间延长的,那么需要将此情况上报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得到批准后,可将时间再延长三个月。

此时离婚案件来到二审阶段的话,也有以下情况:

法院审理一审离婚案件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当事人需要将审理期限延长的,需要经过起诉法院的院长批准,同意批准后,可以将审理期限延长多三个月。

综上所述,起诉离婚案件在一审阶段,一审法院一般会在六个月内结案,最短在三个月内结案,因特殊情况,审理时间最长是在十五个月内结案。审理时间多少,还得看案情复不复杂。离婚案件在二审阶段,审理期限最短是三个月内结案,最长是六个月内结案,这个得看案件在审理期间有没有出现特殊情况了。

二、离婚诉讼是一审终审吗

离婚诉讼不是一审终审,任何一方当事人如果对一审不服,都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如果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运用法律正确,没有新的情况或证据,一般二审会维持原判。

离婚诉讼一审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裁定十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施行二审终审制,在一审法院判决离婚后,一旦有一方当事人提出上诉,一审判决并不生效,此时夫妻一方不可以与第三人以夫妻名义同居或与他人结婚。须经二审法院判决后,双方婚姻关系才能宣告结束。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5

相关推荐

  • 女方在离婚时能要赡养费吗

    律师解答女方在离婚时,是不可以要赡养费的。赡养费是赡养父母的费用,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是对各自的父母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夫妻之间是没有赡养义务的,但是夫妻之间有子女的,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是可以请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

    2023年 6月 21日
  • 取保候审多久判刑

    律师解答不是取保候审就必然会被判刑,只有案件经侦查、审查起诉后,最终达到法院,法院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会判刑。公诉案件一般需要在五个月内判决。有特殊情况的,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延长。其中包括公安机关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人民法院审理的时间。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两个月内判决;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

    2023年 2月 19日
  • 一般刑事案件起诉方是谁

    关于一般刑事案件起诉方是谁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一般刑事案件起诉方是谁? 一般情况下起诉主体是检察院,自诉案件除外。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

    2023年 2月 19日
  • 刑事案件重大的有哪些

    律师解答刑事案件重大的有:由中级以上(含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诉讼案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新类型案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涉港澳台或涉外案件;办案机关决定需要其他专业人士参与的案件;案情复杂、涉及三个以上(含三个)法律关系的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

    2023年 6月 30日
  • 民事诉讼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予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案件包括: 1、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 2、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 3、依法应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 4、不属于受诉法院管辖的; 5、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

    2023年 2月 20日
  • 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告诉家属吗?

    关于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告诉家属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告诉家属吗? 1、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告诉家属,被刑事拘留会通知家人。但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除外。 2、其他被公安机关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3、法律依据…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