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和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样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和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样赔偿?

和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按照双倍工资来赔偿了。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合同到期不续约补偿标准是多少

合同到期不续约的补偿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公司不签合同怎么办?

有签订合同,没有及时发工资,单位违法,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不予赔偿,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诉。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在现实生活当中签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一项法定的义务,所以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当中的规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仍然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是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的工资赔偿的,但是最多是可以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赔偿。

相关内容:在我国劳动合同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吗?

一、在我国劳动合同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吗?

属于民事诉讼。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争议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劳动仲裁前置,应先经过劳动仲裁,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才可诉诸法院,或者劳动仲裁部门下达不予受理决定书的,才可起诉。劳动争议案件法院受理后归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因此适用的是《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相关程序规范。

二、民事诉讼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一)一般而言,民事诉讼是一种当事人对立,法院居间审理、裁判的等腰三角形结构

当事人之间由于利益冲突而诉至法院,在诉讼中,一方提出诉讼请求,另一方则进行防御、抗辩,因而在诉讼中形成一种对立或对抗的基本态势和结构。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处于中立的地位,平等地对待当事人,以保证裁判的实体公正和形式公正。这样一来,民事诉讼就呈现为一种类似几何上等腰三角形的结构。不承认民事诉讼的这种现实结构,就无法正确认识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虽然会就诉讼中的某些事项达成协议,甚至通过调解或和解解决纠纷,但这不过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是一种让步或妥协,并不能否定他们之间的对抗本质。

(二)民事诉讼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民事纠纷

这体现在:

1、当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后,被告就有义务应诉,即被告应诉的强制性。被告不能拒绝法院的审判。被告不到庭的,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不能强制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2、法院作出的决定、裁定和判决,当事人必须服从,履行裁判所确定或规定的义务。如果不主动履行裁定和判决的,法院可以在当事人的申请下,强制执行。

(三)从诉讼对象来看,民事诉讼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一般而言,这些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就是法律上规定的具体的权利义务争议。法院解决民事争议时,必须适用实体法的规定,如果没有实体法的规定,便无根据可以适用。另外,非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不能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加以解决,除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外,伦理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争议、体育竞赛的争议、团体组织内部的争议、宗教上的争议等也都不能成为民事诉讼的对象。这一问题涉及民事审判权的范围问题。

(四)民事诉讼是依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严格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为了保证民事诉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套比其他民事争议解决制度更为复杂的程序,也可以说,民事诉讼在形式上是最为公正的程序。民事诉讼还要求法院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必须符合规定的方式,违反了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虽然不是绝对,但有可能导致诉讼行为的无效。相比之下,民事调解和仲裁在程序和方式的严格性方面就不如民事诉讼。这就使民事诉讼程序呈现出一定刚性化特征。

尽管民事诉讼程序在制定时会尽量考虑方便、灵活地解决民事纠纷,但依然无法达到其他非民事诉讼程序那样的程度。

(五)事实认定的形式化

民事纠纷的解决首先需要裁判机关认定案件事实,并在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裁判,但由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需要依靠证据,而基于合法性的要求,法院认定事实的证据又必须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这样一来,也就有可能影响事实认定的有效性。一些案件中,尽管权利人事实上存在权利,却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证据而无法得到认可。

劳动合同纠纷属于非常典型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般情况下符合条件的案件法院会受理并按照普通的诉讼程序来做出审理结果。在审理结果出来之前,法院也会对产生纠纷的双方进行相应的调解工作,争取双方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3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3

相关推荐

  • 实习期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实习期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实习期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 实习期不需要签劳动合同,但可以签实习协议。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作为用人单位,应该与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或与实习生、实习生所在的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实习生的实习时…

    2023年 2月 19日
  • 起诉离婚如果一方不到场可以办理吗

    法律咨询解答 1、起诉离婚如果一方不到场可以离婚。法院会先调解,如果调解无效,感情确实破裂的话,法院会准予离婚。2、离婚诉讼属于民事诉讼,法院可以缺席判决。3、依据《民法典》规定如下: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

    2023年 2月 20日
  • 工厂股东变更裁员怎么补偿

    法律咨询解答 工厂股东变更裁员应当支付被裁员工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

    2023年 2月 19日
  • 放假期间辞职有工资吗

    律师解答放假期间离职,是有工资的。依据法律规定,法定的节假目属于带薪假日,劳动者离职前在节假日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工资,同时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

    2023年 2月 19日
  • 安装空调工人受伤,买家需要赔偿吗

    律师解答安装空调的工人受伤,买家一般是不需要进行赔偿的。根据法律规定,工人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的,认定为工伤,应该由用人单位承当赔偿责任;但是如果买家对工人存在侵权行为的,则需要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

    2023年 2月 19日
  • 流产是什么假,发工资吗

    法律咨询解答 流产属于产假。流产有工资,国家的规定流产假和产假有一样的工资待遇。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劳动者,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