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定危险驾驶有共同犯罪吗

关于根据规定危险驾驶有共同犯罪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根据规定危险驾驶有共同犯罪吗?

危险驾驶罪有共同犯罪,例如明知驾驶员必须驾车出行仍极力劝酒或胁迫、刺激其饮酒,且饮酒后不给其找代驾的行为,车辆所有人明知借车人已经醉酒且要求驾驶机动车时,仍将车辆出借给借用人等行为。对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是:

1、共同犯罪人主观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针对的是共同的犯罪客体。

4、共同犯罪人都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危险驾驶的行为有哪些?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三、涉嫌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哪些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四、涉嫌危险驾驶罪可以委托哪些人做辩护?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原则上危险驾驶有共同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需要由办案机关根据危险驾驶案的详细案情确定。一般两位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共同实施了相关的犯罪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都是相同的,就可以按照共同犯罪处理,危险驾驶罪的判刑标准是拘役并处罚金。

相关内容:共同犯罪处罚原则有哪些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一、共同犯罪处罚原则有哪些?

追究简单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应当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原则,即尽管行为人只分担了部分实行行为,也要对共同实行行为造成的全部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如甲乙共同故意杀丙,即使能够证明丙的致命伤由甲的行为造成,乙只把丙刺成轻伤,乙仍应承担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二是区别对待原则,即在坚持前一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分清主从犯,在具体量刑时对各共犯人实行区别对待。如在前例中,由于甲的行为直接造成丙的死亡结果,故对甲、乙的处刑应当体现区别。

三是罪责自负原则,即对明显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侵害行为,只应由侵害人单独负责。如甲乙共谋徒手教训丙一顿,结果乙突然拔出匕首刺丙致死,此时如果甲见乙拔出匕首后没有实施进一步的加害行为,表明其未与乙形成新的加害故意,则只能对乙追究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二、共同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参加共同犯罪时,不论其分工如何,参与程度如何,所有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总是有机联系的,在整个犯罪的链条中,这些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和所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这些共同犯罪行为是犯罪结果发生的共同原因,也是判定共同犯罪人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和依据。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

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把这些行为与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具体来说,共同犯罪的各种行为有四种:

1、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例如,二人犯杀人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但二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砍六刀就足以致人死亡。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犯罪,具有其特殊性。

2、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当然,刑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而在其他犯罪中,例如抢劫集团,其中首要分子有的只在幕后起组织作用,本人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其组织行为就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对这种实施组织行为的首要分子定罪的时候,必须把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认定。

3、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

4、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帮助犯的定罪问题。总之,要具体分析以上四种共同犯罪中的行为,才可以给各共犯准确定罪。

在定罪过程中,还要注意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犯罪人明知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在主观上具有一定犯意联系,这种犯意联系将各共同犯罪人的思想沟通,成为共同犯罪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给各共犯定罪中不可不考虑的因素。

共同犯罪中的具体行为分为了四种,即上文中提到的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以及帮助行为。而在共同犯罪里面又分为了主犯、从犯、胁从犯以及教唆犯。对于其中的教唆犯,若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话,则需要从重进行处罚。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2

相关推荐

  • 在共同犯罪中,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行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在犯罪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犯罪的形态问题,其中就包括犯罪中止,那么共同犯罪犯罪中止的认定? 网友咨询: 在共同犯罪中,能否成立犯罪中止? 北京市京师(银川)律师事务所郭彬彬律师解答: 共同犯罪也存在犯罪中止,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1、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

    2024年 1月 15日
  •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必须有共同故意

    律师解答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必须要有共同故意,但要注意以的下几点: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且是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二、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

    2023年 2月 19日
  • 扰乱公共秩序罪拘留7天合法吗?

    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罪拘留7天合法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拘留7天合法吗? 扰乱公共秩序罪拘留7天合法,一个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最高为15天,若有几个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最长不能超过20天。按照所说的只是拉了横幅没有其他行为的话,应该是够不上犯罪标准的,应该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

    2023年 2月 19日
  • 团伙诈骗金额算个人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算个人,按总金额算,这属于共犯。 《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2023年 2月 20日
  • 民事有纠纷拦着不让走犯法吗

    律师解答有民事纠纷拦着不让走,不一定会犯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根据其采取手段和拦截的时间等方面来分析,如果不够成犯罪的不惩罚,如果情况严重,涉嫌扰乱社会治安的,则可以拘留并进行罚款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2023年 5月 26日
  • 变造货币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关于变造货币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变造货币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变造货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变造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