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暴力催收涉嫌什么罪

关于讨债暴力催收涉嫌什么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讨债暴力催收涉嫌什么罪

1、非法搜查、侵入住宅罪

定义:一般认为,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宁的行为

负债场景:未经借款人允许、违背借款人意愿非法侵入其住宅,或经借款人要求离开住宅拒不离开的,可能构成本罪名。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定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为必要的共犯。

负债场景:纠集人员去借款人单位、家里,通过阻止生产经营活动、把控大门、侵占车间等方式,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将会构成本罪名。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定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公民个人信息关系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开展、正常生活状态的维持,不仅关涉个人名誉,同时影响个人的社会评价。公民个人信息的破坏或侵害,既可能给公民带来物质上的损失,也可能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并影响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

负债场景:机构通过软件获取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催收人员就会通过骚扰通讯录上的人员迫使借款人还款等方式。

4、故意伤害罪

定义: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负债场景:为了催债,纠集人员故意伤害借款人身体,伤情以鉴定为准。触犯故意伤害罪。

5、非法拘禁罪

定义:非法拘禁罪,是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本罪的法益是人的身体活动的自由。非法拘禁罪不是危险犯,而是实害犯。现实的自由主要包括身体的场所移动自由,从一定场所离开的自由以及在场所内的身体活动自由。

负债场景:当借款人不还钱时,用强制方式拘禁剥夺借款人的人身自由的,构成非法拘禁罪。

6、敲诈勒索罪

定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

负债场景:通过爆通讯录、伤害近亲属等威胁、恐吓手段催收,让借款人产生恐惧心理然后就范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7、故意毁坏财物罪

定义: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即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实施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从而构成的犯罪。

负债场景:到借款人家里,打砸损坏家具、家电等财物,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就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名。

8、强迫交易罪

定义:强迫交易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以暴力、胁迫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负债场景:强迫借款人以物抵债、借新还旧等行为(如强行买借款人的房、强行蹭吃蹭喝),会触犯强迫交易罪。

二、如何应对暴力催债

1、不要轻易借债,实在需要钱也要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借债。

个人要预防这个债务的来源有问题,尤其是各种小贷平台,仔细看清楚服务条款,如果发现有问题,如收费有问题、利息过高等,选择不签!对于那些连服务条款都看不到的,一上来就要你提供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平台,只有两个字:快跑!!!

2、万一真的借到了那种来源不明的资金,遭遇了恶意逼债,及时报警。而且,为了以后举证着想,个人一定要想办法把各方面的证据准备齐全了,记录下自己报了几次警,警方出警的情况,跟检察院那边沟通的情况,甚至可以在关键地方安置摄像头,以便留下证据,诉讼过程中更好地还原事实。

暴力讨债入刑,对打击和规范借贷市场的催收行为,无疑是效果明显的,它时时刻刻提醒着非法催收人员,一招不慎可能触犯刑法。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群众要通过正规途径借贷,准确识别套路贷,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如果遇到暴力催收非法债务,出现法条中规定的情形时,应当及时报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借款人被暴力催收债务该如何处理?

一、借款人被暴力催收债务该如何处理?

1、遇到暴力催收时,及时收集催收人暴力行为的证据,不仅短信、电话录音、视频录像、聊天记录等,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2、催收人使用语言侮辱,甚至恐吓威胁等非法方式催收,借款人认为威胁到自己正常生活、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的,请及时报警处理。

3、未经许可的个人信息擅自曝光在网络或者其他公共场合的,借款人将这些侵犯个人隐私的证据收集起来,到法院起诉对方。

二、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是如何?

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面5种寻衅滋事行为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有下面4种行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结伙斗殴;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4、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2

相关推荐

  • 危险驾驶的如何扣分

    律师解答危险驾驶的扣分标准是: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一次记3分。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

    2023年 2月 19日
  • 孩子未成年玩游戏充钱是否能找回来

    律师解答孩子未成年玩游戏充钱能找回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真的是由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对充值行为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

    2023年 2月 19日
  •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关于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正当防卫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

    2023年 2月 19日
  •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1.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2.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这类专利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专利权人的标记权。3.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4.其他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

    2023年 2月 19日
  • 失火罪判刑标准细分如何,失火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

    关于失火罪判刑标准细分如何,失火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失火罪判刑标准细分如何 失火罪既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

    2023年 2月 19日
  • 两人一起犯罪是共同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共同犯罪包括两个人一起犯罪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特征:1、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单位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