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价值多少是刑事案件?

关于被盗价值多少是刑事案件?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被盗价值多少是刑事案件?

1、被盗价值达到了3000元以上是刑事案件。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2、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派出所处理偷盗流程是什么?

派出所处理偷盗流程如下:

1、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首先要勘查现场。接到报案人的报案,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开始初查,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2、提取证据。物证以作案人在现场可能接触过的触及物为主,以及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其他物品,这些物证从现场提取之后还要经过实验室处理,才能显现其上的潜在手印、手套印等重要物证。

3、损失财物分析。根据被盗人的陈述和现场分析,进行分类登记失盗物品,作为破案后量刑的参考。

4、现场访问。通过对失盗人和周围群众的调查了解以及调取视频资料,以进一步获取证据。缩小嫌疑对象,逐步确定犯罪嫌疑人。

5、破案。根据掌握的证据锁定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现在人民法院在对于盗窃罪进行处罚的时候,是按照盗窃的数额大小来做出不同的判断的,如果被盗窃的财产的价值达到了3000元以上的,就是意味着达到了数额较大的程度。所以此时是对此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判处拘役。

相关内容:网络盗窃罪刑罚会怎么判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网络对别人财物或私有物实施盗窃的行为也相继出现。为规范公众对网络的使用,网络盗窃罪刑罚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例,那么,具体是怎样定罪判刑定罪呢?根据网络盗窃方式和盗窃数额及情节,整理以下内容供参考。

一、刑法对网络盗窃罪的定义

网络盗窃罪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应当视为盗窃罪,并依《刑法》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首先,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主要通过玩家操作游戏产生,其价值包括玩家的劳动投入、上网等;另外,许多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等可以通过充值卡来实现的,而这种游戏充值卡是游戏玩家通过支付现金(即真实货币)取得。可见,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存在定价,且可以交易、拍卖和转换。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与传统财产并无区别,具有《刑法》保护的“公私财物”的特性,应当列入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其次,网络盗窃方式表现为非法窃取、拦截、接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或传播的虚拟财产。传统盗窃行为的特征在于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公私财物。由于网络财产的虚拟性,网络财产所有权人不必像传统方式一样占有财产,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享有财产所有权,如控制账号和密码即可支配财产。行为人通过窃取、拦截、控制、破坏权利人帐号和密码,导致所有权人失去虚拟财产的支配权,即可认定其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二、刑法对网络盗窃罪的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6)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7)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其中,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以上的属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万元以上的属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数额特别巨大。

从上述内容可知,不管是现实中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他人财物进行盗取的行为都是我国法律所不允许的,网络盗窃罪刑罚对其有严格的判刑标准,且处罚严厉,目的在于督促大家遵守规则,希望以上内容能让大家敲醒警钟,共同维护网络世界的操作秩序。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什么是强奸强奸的刑事责任有哪些,什么样的刑事案件构成强奸

    强奸,是一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强行与被害人进行性交的强制性行为。强奸的刑事责任: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人民检察院对什么情形的刑事申诉,应当立案复查,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案件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有下列情形的刑事申诉,应当立案复查:(一)不服人民检察院因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而作出的不批准逮捕决定

  • 刑事案件上法院证据不足会被判刑吗

    法律咨询解答 法院对证据不足的判刑是,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只有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形下,法院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并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申请财产保全必须提供担保吗

      律师解答申请财产保全是必须提供担保的,不论是诉前申请还是诉中申请,如果申请人不提供担保,则法院会裁定驳回申请。如果是诉中申请财产保全,则担保数额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诉前财产保全,则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四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

      2023年 6月 2日
    • 失信被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区别

      律师解答失信被执行人与被执行人的区别为:法律依据不同,所受限制不同,概念不同等,失信被执行人是被法院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被进行信用惩戒,被限制高消费的人员,而被执行人则单纯是指被法院强制执行,其名下财产被查封、扣押等用于偿还债务的人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

      2023年 6月 2日
    • 盗窃物品无法估价怎样量刑

      盗窃物品无法估价的,应这样量刑:首先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如果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

      2023年 2月 19日
    • 偷用公司公章的后果

      律师解答偷用公司公章,若是用于诈骗公私财物,并且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2023年 2月 19日
    • 诈骗1百万判刑多少年

      律师解答诈骗1百万可能判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中数额较大为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诈骗1百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年 6月 30日
    • 离婚房产可以分割吗,孩子能分到吗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时可以将房产分割给子女,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尽可能的是平均分割,但是也有特例可以将其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将其归给子女。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