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公务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关于妨碍公务罪构成要件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妨碍公务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其中,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是其主要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是其随机客体。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这种公务活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单位中所进行的公务活动,而且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或命令在其他时间或场所内的公务活动。例如,公安人员在任何时间或地点,都有权抓捕正在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对其以暴力或威胁方法进行阻碍,就构成犯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对方是正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者威胁,便其不能执行职务。行为人的动机,往往多种多样。比如:事关行为人的利益;为了维护他人;与该工作人员有私怨,乘机发泄,进行报复;等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可作为情节在量刑时考虑。但是,如果行为人不知对方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而加以阻挠的,不构成犯罪。

二、妨害公务罪怎么处罚

妨害公务罪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或者以暴力、威胁以外的方法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如果妨碍公务的话,肯定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罚的,但是前提必须要符合我们国家《刑法》当中所规定的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在这里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主要就是从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这4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的。

相关内容: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方式有几种

妨害清算罪,是指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擅自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方式有几种,而具体又是怎么处罚这种犯罪呢?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了解吧。

一、妨害清算罪的犯罪行为方式有几种?

1、隐匿财产,即采取各种打式隐匿、转移、私藏公司、企业的财产,并隐瞒不报,如将公司存款从甲银行转人乙银行另立帐户,秘密隐藏。隐匿既可以是资金,亦可以是机器设备、生产成品等实物。

2、对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所谓资产负债表,又称资产负债平衡表,是指会计定期核算时以货币形式反映,表示公司、企业一定时期内财产的总体构成状况即公司、企业资金的来源与运用的报表。其以左右平衡式帐户列示出借方又称资产方与贷方即负债方,借方记载资产的运用、贷方记载资产与负债,表示资金的来源、要求借贷双力必须平衡。平衡公式是: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差就是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的总额。从表中可分析出公司、企业的财务情况及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所谓财产清单,乃是公司、企业现有财产状况、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剩余产品及原材料等的全面反映,是登记公司、企业现有全部财产的单子,资产负债表,公司、企业财产清单,是进行公司、企业清算的重要文件,不得作任何虚伪的记载,所谓虚伪记载,即就是登记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时不实在、不真实或隐瞒了重要事实,即进行虚假记载。如对资产负债情况,故意采取不报、不登、少报、少登、低报、低登等手段,隐瞒或缩小公司、企业的实际财产数额;或多报、多登、高报、高登公司、企业的资产数额,如把厂房、设备、产品的实际价值高估高报,用以多抵、高抵债务;或夸张、缩小公司、企业的资产等等,都是虚伪的记载。

3、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为了保护债权人、职工乃至国家的利益,公司、企业清算时,其财产处理应依照下列顺序进行安排:第一,保留足够的金额以及支付清算的费用;第二,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第三,缴纳税款;第四,清偿债务;第五,分配剩余财产。这就是说,只有在清偿债务后,即进行第四通财产处分程序后,财产有剩余的,才能予以分配。如果在清偿债务之前就分配财产的,则必然造成对国家、职工、债权人的利益的损害,出此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刑事制裁。

二、怎么处罚妨害清算罪?

公司、企业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隐匿财产、在资产负债表或财产清单上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及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司法实务总,这种不法行为是应该予以打击的。按照《刑法》中的规定,犯此罪的一般是对公司、企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妨碍公务罪刑事拘留是可以的吗?

    关于妨碍公务罪刑事拘留是可以的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妨碍公务罪刑事拘留是可以的吗?妨碍公务罪刑事拘留是可以的,刑事诉讼中的

  • 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有什么区别?

    关于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有什么区别?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有什么区别?妨害公务罪和袭警罪的区别包括实施暴力行

  • 公共道路妨碍通行物件的损害责任如何承担

    行为人只要在公共道路上从事了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物品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即应承担侵权责任,公共道路管理人的责任为过错推定,公共道路管理人不能证明已经尽到清理、防护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民法典规定抵押物转让不需要债权人同意吗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除抵押人和债权人另有约定外,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不需要债权人同意,但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

      2023年 2月 20日
    • 法定代表人有什么要求

      法律咨询解答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处于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行为是公司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协议离婚后可以再起诉财产分配吗

      律师解答当事人双方协议离婚后,如果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配财产:1.反悔财产分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后,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没有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2.离婚后,法院对方隐瞒、转移、出售、破坏、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其财产。3.发现财产遗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3年 6月 21日
    • 离婚时对哪些财产予以分割,怎么分割

      法律咨询解答 首先,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仅限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分割财产前,要分清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将夫妻共同财产区分出来。其次对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

      2023年 2月 19日
    • 居家养老公司如何注册

      律师解答居家养老公司注册流程确认公司类型;确定公司名称;确定经营范围;确认注册地址;进行名称核准;申请营业执照;开立银行账户;税务登记;申请领取发票等。公司注册后,便可以进行经营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六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

      2023年 7月 10日
    • 出狱后没钱交罚金怎么办

      律师解答出狱后没钱交罚金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当事人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根据法律规定,罚金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属于财产刑的一种。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