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开庭会当庭宣判吗?

关于刑事开庭会当庭宣判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开庭会当庭宣判吗?

1、刑事开庭不一定会当庭宣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规定的送达期限的限制,一般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3)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5)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6)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二、刑事案件需要公开宣判吗?

1、刑事案件需要公开宣判。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2)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3)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4)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5)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只有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需要当庭宣判。现行法明确规定了,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或者被告是未成年等的刑事案件,是不能适用速裁程序的。

相关内容: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一、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1、没有犯罪事实:

(1)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发生

(2)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即没有触犯法律

(3)犯罪事实没有证据证明

2、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刑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刑诉法》16条、132条规定情形,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根据这一规定,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有犯罪事实,称为事实条件;

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如果没有犯罪事实存在,也就谈不到立案的问题了。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所谓确已发生就是指犯罪事实确已存在,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材料予以证明,而不能是道听途说、凭空捏造或者捕风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称为法律条件;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这是立案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才具有立案的价值。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凡犯罪行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条件,只是从刑事案件的总体上作出的原则性规定,适用于所有的刑事案件,至于具体到某个刑事案件是否应当立案,还必须结合《刑法》分则规定的该种犯罪的构成要件来确定。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优律师网站相关律师,他们会根据您的情况,为您解决实际问题。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刑事案件最短多久结案?

    关于刑事案件最短多久结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案件最短多久结案?1、刑事案件最短二个月以内会结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 涉嫌刑事案件必须要判刑吗

    关于涉嫌刑事案件必须要判刑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涉嫌刑事案件必须要判刑吗?不一定,刑事案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会撤案处理:(一)

  • 刑事案件中过失犯罪会判死刑吗

    关于刑事案件中过失犯罪会判死刑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案件中过失犯罪会判死刑吗?不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5

    相关推荐

    • 怎么举报网络诈骗

      律师解答举报网络诈骗的方式是:1、到(全国性)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直接填写个人真实资料报案证据进行举报。应当填写的有个人的信息、联系方式、地址、遇到诈骗的时间、事情的经过等。2、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或者自行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若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网络诈骗主要是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

      2023年 2月 19日
    • 实名举报不属实怎么办

      律师解答实名举报不属实的处理如下:1、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2、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3、对事实了解不全面而发生错告的,应当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对被错告者造成的影响,并教育错告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

      2023年 5月 23日
    • 肇事逃逸是否刑事责任

      法律咨询解答 肇事逃逸如果构成了犯罪,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不构成犯罪,则不用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居民偷电要怎么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电力法》第七十一条,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3年 2月 20日
    • 刑事案卷立卷规范中立案时间怎么规定的

      关于刑事案卷立卷规范中立案时间怎么规定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刑事案卷立卷规范中立案时间怎么规定的? 刑事案件立案期限一般为七日,有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构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

      2023年 2月 19日
    • 信访举报哪些行为不属于诬告陷害

      律师解答因对事实了解不全面或认识片面,而发生错告误告、检举失实的,不属于诬告陷害。存在诬告陷害行为的信访举报人是非中共党员、监察对象的国家工作人员,转交举报人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4年 1月 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