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闯民宅罪怎么判

法律咨询解答

私闯民宅构成了非法侵入住宅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无故拒不退出的,原则上就构成本罪。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非法侵入民宅能判多久刑

    法律谚语“风雨能进,皇帝不可进”,是指即使是最穷的人,他的小屋也敢于对抗过往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风能进、雨能进,但是国王不能进,这强调了公民住宅的神圣性。那么,非

  • 私闯民宅闹事怎么定罪

    法律咨询解答 私闯民宅闹事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法律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

  • 私闯民宅,定罪标准是什么样

    法律咨询解答 私闯民宅的定罪标准为,行为人只要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无故拒不退出的原则上就认定构成犯罪,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因为本罪是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2

    相关推荐

    • 涉嫌非法拘禁罪可以怎么去处理

      法律咨询解答 涉嫌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2023年 2月 19日
    • 法庭上提供伪造证据构成什么罪

      律师解答法庭上提供伪造证据构成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

      2023年 2月 19日
    • 管制数罪并罚不超过几年

      律师解答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与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

      2023年 2月 19日
    • 酒驾加无证造成交通事故的应该如何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可能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择一重处罚。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

      2023年 2月 20日
    • 使用假钞100元会如何去量刑

      法律咨询解答 使用假币100元如何处罚,如果情节恶劣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一万元以下罚款。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

      2023年 2月 20日
    • 收监一般多久出来

      法律咨询解答 收监执行是指监狱按照法定程序将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收押入监的活动。收监意味着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