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怎么知道多久开庭

律师解答
被起诉后,如果人民法院予以立案,并决定开庭审理的,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9:49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9:49

相关推荐

  • 公诉人出庭的方式应符合哪些规定

    律师解答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时,应当监督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结合案情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客观、全面、公正地向法庭提供证明被告人犯罪证据;除在少数民族聚居或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外,应当使用普通话。发言时应当做到用语规范,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法律依据 《公诉人出庭行为规范》 第一条 公诉人出席法庭的职责,是代表…

    2023年 2月 19日
  • 审判立案执行立案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审判立案指的是当事人拟定起诉状,将起诉状提交到当地的法院,诉状通过之后,法院将会受理案件并进行后续的案件审理。执行立案指的是案件的当事人将执行申请书以及生效后的执行依据向法院进行申请执行,再法院通过申请之后,法院将会将立案阶段进行到执行阶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中华…

    2023年 6月 21日
  • 被告无法出庭可以延期开庭吗

    律师解答被告无法出庭可以延期开庭。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主要包括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

    2023年 2月 19日
  • 为什么起诉离婚一个多月就开庭

    律师解答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一个多月就开庭,说明人民法院已经做好庭审的准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果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

    2023年 6月 21日
  • 民事诉讼作为被告胜诉之后可以索赔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索赔,反诉是被告对原告起诉的一种反请求,目的是抵销、动摇或吞并原告的请求,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反诉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反诉只能由被告向原告提起,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不发生反诉的关系;二,反诉必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否则就可能是起诉而不是反诉;三,反诉必须在法院受理本诉后至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之前或之后都不是反诉;四,反诉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2023年 2月 20日
  • 民事诉讼参加人和参与人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及第三人等。诉讼参加人是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的诉讼代表人。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规定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