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什么划分犯罪客体

律师解答
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来划分犯罪客体:犯罪的一般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同类客体,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的直接客体,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5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52

相关推荐

  • 对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既遂之日起计算吗

    律师解答对继续犯的追诉期限是从犯罪行为既遂之日起计算。对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2023年 2月 19日
  • 法律关系的变动是哪几种形态,法律关系的变动是哪几种形态

    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如果其中有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就是变更。例如: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发生变化。 (1)主体变更。主体变更可以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数目增多或减少,也可以表现为主体改变。在民事合同中,客体不变,相应权利义务也不变,此时主体改变也称为合同转让。 (2)客体变更。客体变更是指民事法律关系…

    2023年 2月 19日
  • 犯罪动机是不是犯罪构成条件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动机是犯罪构成条件,犯罪动机属于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构成的条件认定应包括:(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十三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公诉意见书和起诉书的区别

    律师解答公诉意见书和起诉书的区别是:公诉意见书是全面地揭露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证实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分析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对社会的危害;起诉意见书是法律应用写作中常用的文种,依法制作的起诉意见书具有区别罪与非区别罪,保障是犯罪人受到法律追究的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

    2023年 5月 21日
  • 犯人立功减刑怎么去认定

    律师解答犯人立功减刑的认定方式为:由执行刑罚的机关提请人民法院对减刑进行审查。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形的,属于立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

    2023年 2月 19日
  • 犯罪分子的立功情形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分子可以视为立功的情形:(1)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犯罪人之间往往互相了解各自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在归案以后,不仅交代自己的罪行,而且揭发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2)提供重要线索,指犯罪人提供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各种犯罪线索的。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