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心理的含义是什么

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心理的含义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前进行犯罪预备时的心理特征。犯罪预备的行为人,在形成犯罪意向后,会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拟订犯罪计划,准备实施犯罪所需的物品,选择共同犯罪人,调查犯罪对象的踪迹,观察犯罪场地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39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39

相关推荐

  • 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

    律师解答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是:确定的机关不同。确定时间不同。刑种与刑度不同。法定刑是指刑事立法中对特定犯罪规定的刑种及幅度。宣告刑是指法院就某一特定犯罪事实以判决方式决定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

    2023年 2月 19日
  • 中国新刑法聚众淫乱罪既遂判几年?

    法律咨询解答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一条规定,聚众淫乱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集男女多人集体进行淫乱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一条

    2023年 2月 20日
  • 间接故意构成共同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这个时候也包括间接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1.共同的认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二是不仅认…

    2023年 2月 20日
  • 刑事案件罚款不交有什么影响

    法律咨询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依据上述规定不主动缴纳,会被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

    2023年 2月 20日
  • 诱导他人自杀犯哪些罪

    律师解答诱导他人自杀一般是犯故意杀人罪,会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诱导他人自杀是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

    2023年 6月 21日
  • 犯罪目的、动机是什么

    律师解答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二者都属于犯罪人主观方面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