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书如何送达被告

律师解答
起诉书一般会通过以下方式送达被告:1、直接送达,由法官或书记员将法文书送到被告处,由被告或与其同住的家属签收;2、邮寄送达,邮件回执签收日期为送达日;3、委托送达,如果被告住所在外地的,可以通过委托住所地的法院送达;4、留置送达,直接送达时被告方拒绝签收的,法官可以找见证人见证,由见证人签字后将法律文书留在被告处,即为已经送达;5、公告送达,如果上述方式都无法送达的,就会在报纸和法院所在地公告,一定期限后即视为送达。法律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则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且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17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5:17

相关推荐

  • 起诉书不领后果怎样

    律师解答起诉书不需要当事人领取,因为这是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体审判的法律文书,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时递交给法院的文书。如果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不领的,法院可以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进行送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

    2023年 6月 21日
  • 被法院起诉怎么办

    律师解答被法院起诉的,应当在接到起诉状副本或者传票后积极应诉。无论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或是刑事案件,法院在立案后开庭前都会通知被告。被告接到通知的,可以根据起诉状副本的内容准备答辩和收集相应的证据,也可以寻求律师的专业帮助。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提出…

    2023年 2月 19日
  • 法院起诉怎么搞

    律师解答当事人去法院起诉的,如果是民事诉讼和行政,首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申请立案;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刑事公诉案件,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刑事…

    2023年 2月 19日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谁举证

    法律咨询解答 一般是被告举证。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如何查自己被没被立案

    律师解答授权的办案民警才可以查询案件的进度。当事人对于民事和行政案件,可以亲自去受理的机关查询立案的进度。对于刑事案件,可以咨询报案受理的公安机关。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决定不予立案的,会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民事和行政案件,法院受理后,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作出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法律依据…

    2023年 2月 19日
  • 欠债去债务人地区法院起诉么

    律师解答对于欠债的纠纷,债权人要起诉的,是需要到债务人地区的法院起诉,法律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

    2023年 6月 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