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滥伐林木881株,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网友咨询:

2021年10月,雷某平以10万余元的价格收购安乡县安生乡近30户农户种植的欧美杨树,雷某平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人员进行砍伐并销售。经鉴定,雷某平砍伐的欧美杨树881株,蓄积为185立方,非法获利人民币20000元。雷某平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云南星震(芒市)律师事务所白青律师解答:

雷某平在未办理相关采伐许可手续的情况下,即组织人员砍伐林木,数量巨大,其行为构成滥伐林木罪,情节严重。

案发后,雷某平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属坦白,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白青律师补充: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林木罪】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2016年-2019年就读于中南大学,攻读经济法硕士。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执业至今担任本地区多家企业法律顾问,擅长领域包括婚姻家事,交通事故等民商事案件以及非诉案件。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1月 3日 下午7:03
下一篇 2024年 1月 15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帮别人介绍办卡判刑吗

    律师解答单纯的帮别人介绍办卡不判刑,但是介绍办卡是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洗钱的,需要判刑。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2023年 2月 19日
  • 累犯盗窃3000元怎么判

    法律咨询解答 (1)盗窃达到1000的量刑起点,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盗窃数额每增加1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二个月刑期。(3).对于有前科劣迹的,综合考虑前科劣迹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大概就是6个月到1年左右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

    2023年 2月 20日
  • 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吗

    律师解答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以,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

    2023年 2月 19日
  • 网络诈骗怎么算

    律师解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网络诈骗。《刑法》中没有网络诈骗罪,只有诈骗罪,具体刑罚为:1、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

    2023年 2月 19日
  • 爆炸罪属于结果犯吗

    法律咨询解答 爆炸罪属于结果犯,因为它侵害的客体为社会公共安全。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2023年 2月 20日
  • 刑事案件怎么能不判刑

    法律咨询解答 刑事案件中,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