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商家打负分评价,侵害其名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通过互联网购买服务或是接受服务愈发普遍,作为消费者,在购物或者服务完成之后往往会基于个人体验对商品或服务给予一定的评价

网友咨询:

消费者对商家打负分评价,侵害其名誉

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王明奕律师解答:

侵害名誉权是指他人故意或者过失以侮辱、诽谤等方式破坏公民或法人名誉,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并造成其精神损害的行为。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对商家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客观评价,是消费者的正当权利,只有在消费者的评价存在诋毁、诽谤并损害商家名誉的情况下,才会构成对商家名誉权的侵害。

电子商务平台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作出的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社会公序良俗且不违背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评价规则的评论。

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王明奕律师解析:

判断法人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核心在于判断侵权行为是否降低了公众对受害法人的社会评价,需从法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以及行业标准、行业惯例、交易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认定其名誉受损情况。一般情况下,侵害组织体名誉权的行为需要具有商业因素。

对于名誉权侵权的行为,被侵害人可以依法采取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进行维权。在民事诉讼中,被侵害人需要证明侵权行为构成了名誉权侵权,可以通过相关证据来佐证。对于侵害公众人物、企业或组织的名誉权,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投诉,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被侵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或者公开道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王明奕律师简介

专注于民商事纠纷,擅长交通事故、劳动工伤、婚姻家庭、合同纠纷、经济纠纷等案件处理,细心负责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29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29日 下午8:56

相关推荐

  • 个人侵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和人身自由权,当事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第二个即侵犯了隐私权也侵犯了名誉权;关于赔偿的数额,要依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侵权人的获利情况等考虑等综合考虑决定。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应有的社会评价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社会…

    2023年 2月 20日
  • 侵犯公民名誉权肖像权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侵犯公民名誉权肖像权的可以通过协商或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不管是肖像权还是名誉权,都是属于他人所拥有的人身权益,不能够随意的侵犯他人的权益所产生的相关的损失的话,是需要对此进行赔偿的,而且是有权利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

    2023年 10月 29日
  • 人格权都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都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2023年 2月 20日
  • 被污蔑抄袭怎么办

    律师解答被污蔑抄袭的,受害人可以起诉,因为对方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

    2023年 6月 21日
  • 名誉侵权该如何处罚

    法律咨询解答 名誉侵权处罚方式如下: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2023年 2月 19日
  • 损坏他人名誉权是第几条规定

    律师解答损坏他人名誉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名誉权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

    2023年 10月 29日
返回顶部